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济南站长网 (https://www.053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都能看懂的 HTTPS 之加密算法

发布时间:2021-02-11 14:50:18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互联网
导读:2. 非热效应 生物体吸收电磁场的能量后,产生不可归咎于温度变化的生物学变化,称为电磁场的非热效应。 非热效应的本质来自生物体的内部,外部电磁场仅起触发信号的作用。电磁辐射安全主要关注电磁波对人体神经系统的干扰和电磁波的穿透效应。 电磁波对人体

2. 非热效应

生物体吸收电磁场的能量后,产生不可归咎于温度变化的生物学变化,称为电磁场的非热效应。

非热效应的本质来自生物体的内部,外部电磁场仅起触发信号的作用。电磁辐射安全主要关注电磁波对人体神经系统的干扰和电磁波的穿透效应。

电磁波对人体神经系统的影响:

人体在频率为4Hz-1KHz 的电磁波环境下,超过100mA/m2的感应电流密度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度会剧烈变化。

出于安全考虑,在4Hz-1KHz 的电磁波环境下,职业暴露限值感应电流低于10mA/m2,公众暴露限值感应电流低于2mA/m2。

对于4Hz-1KHz 的电磁辐射,大家也不用感到恐慌。因为1kHz 电磁波信号需要至少7.5万米长的天线才能将信号辐射出去。这么长的天线是很难得到的,环境中该频率范围的电磁波非常微弱。

高频射线穿透人体细胞带来的生物影响:

电磁波的频率越高,其透射性越强。当频率高于紫外线时(如 X 射线、γ射线等),能够穿透人体细胞,射线与机体细胞、组织、体液等物质相互作用,引起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电离,因而可以直接破坏机体内某些大分子结构,如使蛋白分子链断裂、核糖核酸(RNA)或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断裂、破坏一些对物质代谢有重要意义的酶等,甚至可直接损伤细胞结构。

这类辐射通常也称为电离辐射,对人体有显著危害。因此,普通人需避而远之;而从业人员,如 X 射线医师,需采用专业的防护设施。
 

那么,基站信号辐射到底有多大?会不会给人体造成影响?我们距离基站多远比较合适?

作为一名无线电的从业者和爱好者,笔者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上述问题。

电磁辐射的生物效应

研究表明,电磁波与生物体会发生相互作用。根据作用机理的不同,电磁辐射的生物效应可分为热效应和非热效应。

1. 热效应

生物体受到一定强度的电磁辐射并将其吸收,机体组织温度升高,这种效应称为电磁波的热效应。

热效应又分为欧姆热效应和波动能量热效应。

欧姆热效应的加热原理是人体内部的自由电子、离子沿电磁波场强方向定向运动,电流通过生物组织(等效通过电阻),产生欧姆热效应。在正常生活区域内,人体能接触到的电磁波能量很微弱,电磁辐射的欧姆热效应一般不大。

波动能量热效应的加热原理是分子之间摩擦生热。波动能量加热原理复杂,这里不赘述。在实际生活中,“微波炉”正是利用了这个原理加热食物。

简单分析下微波炉加热食物的过程:食物中含有大量水分,水分子的本征频率为2.45GHz。微波炉使用这个频率的微波信号,在封闭的腔内照射食物。水分子受外界场强影响,每秒完成24.5亿次的高频振荡,分子间来回摩擦、碰撞,产生大量热量,从而达到快速加热食物的目的。

(编辑:济南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